乐至县南部片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及森林质量提升项目

乐至县南部片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及森林质量提升项目

发布于 2025-03-0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2025-03-03

项目名称 **县**片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及森林质量提升项目
建设地点 **省**市**县南塔街道、童家镇、回澜镇、石佛镇、石湍镇、佛星镇、**镇、**镇、通旅镇、蟠龙镇、**场乡等11个片区 占地面积
(平方米)
****点击查看3318.77
建设单位 ****点击查看 法定代表人 骆茂
联系人 徐笑非 联系电话 183****点击查看6809
项目投资(万元) 135000 环保投资(万元) 365.5
拟投入生产运营日期 2025-03-10
建设性质 **
备案依据 该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属于第2 ****点击查看基地项目项中其他。
建设内容及规模 国家储备林项目****点击查看停车场18000平方米、晒坝等硬化场地、林业管理及服务用房16000平方米、改建防火通道10km、**作业道路22km、**巡护道路15km、森林防火瞭望台15座、消防水池10口、林火视频监控点3套以及必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灌溉系统、标识标牌、环卫设施、休憩设施等建设内容
主要环境影响 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
废气 其他措施:
作业场地应采取围挡、围护以减少扬尘扩散。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不低于1.5m高的围挡,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篷布减少洒落。建筑材料堆放场地加盖篷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对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废水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其他措施:
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居民旱厕收集,定期清理用于附近农田施肥,不外排,
生产废水
其他措施:
冲洗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固废 环保措施:
地势较为平坦处新增2处分别占地3000m2的临时堆土场,作为土石方调配临时中转站,总占地面积6000m2,临时堆土平均高3m,边坡比1:1.5,断面为梯形,堆高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按需堆放。临时堆土场总容量约为1.8万m3。堆土场周转时间不超过5天并及时清运用于项目内部回填。建筑垃圾主要是施工结束后临时工程拆除和施工迹地清理时产生的废弃物等,施工期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0.1t/d。建筑垃圾均应统一收集,分类堆存,施工产生的废料首先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等下脚料可分类回收,****点击查看收购站处理。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经集中收集后统一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严禁随意堆放。
噪声 有环保措施:
施工进行合理布局,在靠近敏感点一侧设置围栏,进行打围施工,以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的影响;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物料运输通道尽量避开居民区和环境噪声敏感区;施工单位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设备,并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非正常工作而产生高噪声污染,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禁止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6:00)施工
生态影响 有环保措施:
施工前,剥离下来的表土堆存在项目永久占地内,采取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用于项目后期回填。尽量避免雨季开挖土方;尽量缩小土方工程的工作面,避免同时产生较多的裸露地表。及时做好排水导流工作,减轻水流对斜坡和裸露地表的冲刷;施工单位应加强防火知识教育,防止人为原因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合理安排施工时段,施工期避开鸟类迁徙及繁殖区。施工期剥离表土集中堆置,在表土区采用草袋装土垒砌拦挡。施工过程中,对作业区裸露地表铺2cm厚碎石以控制扬尘和水土流失。表土堆放区、作业区周边及场地内应根据布置情况布设临时排水沟和沉淀池,并与附近排水沟相接。遇上雨季,对表土及堆料进行临时覆盖,防止被雨水冲刷,污染周围环境。施工结束后,需进行场地清理、松土、覆盖表土,落实复种等措施。
承诺:****点击查看 骆茂承诺所填写各项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如存在弄虚作假、隐瞒欺骗等情况及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由 ****点击查看, 骆茂 承担全部责任。
备案回执:该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已经完成备案,备案号:202****点击查看****点击查看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