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内容 (一)开展全县500余亩耕地种植结构调查 全县500余亩受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查。以2024年9月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的粤环函〔2024〕338号文件下达我县的任务基数为准,开展我县2025年受污染耕地区域排查,完**全利用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查工作,相关成果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受污染农业区内种植业基本情况,包括区域内的种植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种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污染源等。 (二)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措施到位率100% 分区、分类、分策对全县约90亩水稻种植区域和70亩蔬菜种植区采取安全利用措施进行风险管控,保障粮食安全。 任务一:安全利用类耕地90亩水稻中高风险区。通过生理阻控技术,采用无人机叶面阻控飞防2次的方式开展安全利用技术措施落实工作。 任务二:安全利用类耕地约70亩蔬菜种植区。采用有机肥发放等形式,开展措施落实工作。 (三)农产品与土壤协同监测 充分考虑各行政/功能区耕地主栽农作物分布情况,依据“均匀布点+重点区域强化布点+全域覆盖”的原则,结合全县500多亩耕地种植现状排查结果,分区开展农产品-土壤协同监测工作。 水稻和蔬菜种植区域,按照10亩/样的采样密度,采集不少于10个水稻/蔬菜/玉米样品,同时原位采集土壤样品。农产品及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分析测试参照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关技术规定进行,填写《采样信息台账表》(见附件2)。检测项目为土壤和农产品主要超标元素(镉、汞、砷、铅、铬5种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各元素限量值参照《食品安**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聚焦受污染耕地水稻和蔬菜超标生产区域的具体分布,助力动态更新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并进行**县受污染耕地主栽农产品达标生产区面积的计算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的核算。 |